有汽车爱好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有汽车领域大咖把燃油车比喻成诺基亚,把新能源比喻成智能机;以此为基础来讲解汽车和某畅销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燃油车又是否会像诺基亚一样被时代无情地淘汰呢?
两个智能层面
就车辆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而言,燃油车确实如诺基亚一样;是典型的“功能机。”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燃油车的动力单元是内燃式热机,驱动车辆需要配备变速器;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变速器都很难做到像电动机直驱一样平顺,这是没有争议的。并且电动机驱动平台不仅有效率高和平顺性强的优势,同时还有恒扭矩和高功率的优势。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电动汽车停车之后是不需要动力单元持续运转的,而燃油车却需要持续运转——怠速。有了怠速的工作就注定燃油车很难实现智能化,因为司机在驾驶过程中无法去操作智能座舱,也就是说智能座舱层面的智能化实际也就是在停车时才有一些附加价值,行驶中的功能性差异不大。
所以两类车在座舱智能化层面是使用体验是有较大悬殊的,而这种用车体验客观上会影响一部分汽车消费者的选择。反之,如果没有这种用车习惯或不需要去养成新用车习惯的话,似乎这样的智能化也没有太大意义。
以座舱智能化的角度去分析两类车的结论就是这样,新能源汽车客观上更适合在停车时使用;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这种优势对于许多汽车用户而言也不见得有价值。于是就要从智能驾驶的角度来分析了,然而得出的结论也是基本相同的。
首先是电驱动平台更适合智能驾驶,因其结构简单;电动机直驱,没有变速器,整个动力传动系统的响应速度会更快,可以更为精准的操作车辆的行驶姿态。反之,燃油车的动力传动系统更复杂,理论上确实会有一些悬殊。
但是目前投放C端市场的、定义L3级智能驾驶的车却是燃油车,比如梅赛德斯奔驰的某款旗舰车。这个结果说明了燃油车也可以做到高水平的智能驾驶,只不过成本有可能会更高。所以如果未来的汽车真得实现了智能驾驶并具备普及应用的道路条件,届时确实会是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
只不过C端用户市场的汽车驾驶完全自动化看起来有些乌托邦的感觉,很难实现!因其不止需要车辆自身具备高标准的软、硬件平台,同时还需要配套的智能道路。可是这种智慧交通路网的建造成本非常高;重点是建造出来也无法有效变现,那么建它做什么呢?
所以第二个结论也是肯定的,只是与第一个结论相同,都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在汽车无法实现驾驶层面的完全自动智能化之前,燃油车、新能源都是诺基亚——准确来说就是都能装上大屏幕、大沙发和大冰箱,都能用初级的、并不真正互联的座舱系统——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无非是一个用油、一个用电,一个看起来偏传统、一个看起来比较花俏罢了。
现在的新能源还远远谈不到真智能,燃油车未来可能会是诺基亚但现在还不是。
这就是结论。
至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能够在部分区域市场得到大幅增长,核心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宏观引导,其二是用车便宜。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用户选择的电动汽车或插混汽车都是图省钱,而省钱的基础是电价低;如果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和新能源汽车相同或悬殊不大的话,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燃油车,虽然其平顺性会略差,同价位的车辆在性能上也有明显悬殊;但是燃油车不用为未来换电池的成本高低而烦恼,简单的燃油车随便找一家修理铺都能由外至内的进行检修,这样的车用起来难道不是更省心吗?一种能被自己“看透”的汽车才会真正让用户喜爱。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多重利好的作用下依然具备明显的使用成本优势,所以不论燃油车好与差,新能源汽车都能在一个周期内吸引到大量用户。
至于未来现在是无法下定论的,如果驾驶层面的智能化实现不了,那么产业结构也就不会变;最终不过是两类车分庭抗礼;但如果动力电池的更换成本升高,或者电价升高的话,燃油车即便就是诺基亚也能逆转。反之,如果智能驾驶不再是镜花水月,那么彼时的燃油车就会是诺基亚,会被时代淘汰;但是这个设想即便能成真也是20年左右后的事情。
现在看来想要落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汽车应当还会是诺基亚,大概率也只会是诺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