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国内大部分上市车企都通过财报披露了各自的核心经营情况,而透过数据也能看出每家车企的经营逻辑和真实实力。
今天就把重点放在营收、利润和研发支出这三个方面。
营收能代表车企的业务规模和体量;利润可以反映车企经营活动的质量;研发支出能帮助我们判断车企是不是在吃老本或者在做一锤子买卖,可以很大程度反映未来一段时间的可持续性。
营收方面
从已公布中期财报的国内主流车企(不含非上市公司)营收来看,比亚迪超越上汽集团,以3011.3亿的营收排在首位。
2023年比亚迪中期财报营收2601亿,2024年中期营收同比增长15.8%,净增加额410亿。
反观上汽集团,2023年中期营收3266亿,2024年中期营收同比下滑12.8%,数额减少419亿。
里外里的此消彼长,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在营收方面完成了位置互换。
除了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吉利营收1073亿,也超过千亿规模。长城汽车的914.3亿和吉利的差距并不大。
销量方面,上半年比亚迪累计卖出新车160.7万辆,出口部分为20.34万台。上汽集团上半年终端交付211.5万台,出口部分为54.8万。吉利的半年销量为95.6万,出口19.7万。长城汽车销量为55.5万,出口19.98万台。
从销量规模看,上汽集团在总销量和出口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比亚迪出口数据略高于吉利和长城汽车,也正在加速实现全球市场突进。
2023年比亚迪中期销量为124.81万台,今年中期同比增长28.8%,增量为35.89万台。去年上汽集团中期终端零售223.7万台,今年中期同比下滑5.5%,销量同期减少12.2万台。
除了营收规模上的反超,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的销量差距也在减小。
利润方面
从数据看,今年车企中期归母净利润表现也存在分化现象。比亚迪和吉利都超过了100亿,比亚迪达到136.3亿,比去年同期的65.5亿元增长108.1%。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利润分别为66.3亿和70.8亿处于第二梯队。像长安,广汽,赛力斯,理想,东风等和以上几家利润差距较大。小鹏汽车上半年亏损26.3亿,不过和去年同期的亏损51.4亿相比,已经有明显的好转。
归母净利润能体现一个车企的整体盈利能力,而扣非净利润则能体现主要业务盈利水平。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差别不大,差额在13.1亿左右。长城汽车这部分差额为14.3亿,长安为16.6亿,赛力斯为1.9亿。
不过上汽集团和吉利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利润水平明显降低,分别只有10.2亿和33.7亿。广汽集团在扣非后的净利润为-3.4亿。整体看,主营业务的盈利水平比亚迪优势明显,约为长城汽车的2.18倍。
以吉利为例,2024中期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极氪上市的奖励股份,出售重庆睿蓝股权,旗下Horse Powertrain合资公司估值调整等。其中沙特阿美入股Horse Powertrain公司后,吉利股权估值收益增加就达到了74.7亿。这也是为什么吉利汽车集团的扣非后利润大减的原因所在。
研发支出
近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在新车发布会或者技术发布会上,很多车企都会在PPT上大量呈现自己的新成果,其中包括可用技术成果,也有一些只能称之为“噱头”。当车企们都在高喊“创新”的时候,通过看研发支出数据可能更容易判断谁是在真创新。
根据各车企的2024中期财报显示,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201.8亿,6个月(约180天)投入201.8亿,粗略算下来每天要“烧掉”1.12亿。接下来则是上汽集团,研发投入89.6亿,长城汽车63.8亿,理想汽车60.8亿,长安汽车46.1亿,吉利汽车45.5亿,广汽32.5亿。另外,小鹏,赛力斯,东风等半年研发投入在20亿以上。
比亚迪在研发投入方面确实更舍得下本,半年投入超过上汽,理想和长安的研发投入总和,超过长城汽车研发投入的3倍,超过吉利汽车研发投入的4倍。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研发投入约为161亿,比比亚迪少了40亿。
作为东风和广汽等大厂而言,二三十亿的研发支出算不上多。而理想汽车超过60亿的投入比传统车企吉利还多15亿,确实让人没想到。
和2023年相比,2024年中期研发费用增加的车企有比亚迪(增加59.3亿),长城汽车(增加3亿),长安汽车(增加5.8亿),理想汽车(增加18亿),吉利汽车(增加15.6亿),广汽集团(增加0.87亿),小鹏汽车(增加1.6亿),赛力斯(增加21.6亿)。减少的车企有上汽集团(减少7.3亿)。除上汽集团外,大部分车企研发投入都有一定程度增长,其中比亚迪,赛力斯,理想等车企增加数额较大。
当然,在财报中不同车企对于研发支出的处理也有不同的方式,包括了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处理。费用化处理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数字上,这部分记入当期成本。资本化处理则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或开发支出中,并不体现在当期利润表中,后期通过多年摊销等形式记入利润表成本中。形象点说,费用化相当于“全款买车”,资本化相当于“分期付款买车”。
部分车企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处理能使得当时利润表更好看。以长城汽车为例,2024年上半年研发支出63.78亿,其中体现在利润表中为41.85亿,另外有21.93亿做资本化处理,分多年摊销。那么当期利润就做多了21.93亿。比亚迪方面,201.8亿研发支出,费用化部分为196.2亿,资本化部分为5.6亿。反应到利润方面,比亚迪的136.3亿比长城汽车的70.8亿水分更少。
员工数量方面,比亚迪超45万,其中工程师数量超过10万人,支付员工薪酬504.7亿。长城汽车员工数量8.2万人,支付员工薪酬11亿。两者在研发力量上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跳出汽车圈夸行业对比,比亚迪的研发支出在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又是什么水平?数据Wind数据显示,不算资本化研发支出,只统计利润表中列出的研发费用,比亚迪的196.2亿还是能排在榜首位置。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相对激烈,不过整体来看,大部分车企仍然在研发支出上有所增加,尤其像比亚迪的201.8亿的投入比当期净利润高出66亿,确实值得点赞。另外像理想汽车,赛力斯等新势力品牌的研发投入增加也提升明显。不过作为传统车企“大哥”的上汽集团似乎让人有点意外。